长征六号首飞成功 “一箭20星”创新纪录

时间:2023-12-19 来源:江南app官方网站/液氧
详情

  新华社太原9月20日电(记者李清华燕雁)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是三级液体运载火箭,动力系统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具有无毒无污染、发射准备时间短等特点,大多数都用在满足微小卫星发射需求。该型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它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空白,对于完善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提高火箭发射安全环保性、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此次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飞,搭载发射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研制的开拓一号、希望二号、天拓三号、纳星二号、皮星二号、紫丁香二号等20颗微小卫星,大多数都用在开展航天新技术、新体制、新产品等空间试验,对于促进我国微小卫星发展和新技术试验验证等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考核了运载火箭方案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检验了运载火箭水平总装、测试、运输和整体起竖发射模式的可行性,验证了一箭多星安装、分离释放、入轨控制等新技术,获取了发射飞行技术参数和可靠性数据。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载有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合练产品的专用运输船20日从天津港起航,驶往航天发射场,将与先期抵达的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合练产品共同开展发射场合练任务。

  据介绍,此次发射场合练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工程研制关键里程碑节点,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和探月工程三期与发射场的第一次全系统实物演练。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我国全新研制的、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计划2016年择机进行首次飞行试验。

  目前,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任务研制进展顺利,预计于2017年前后完成研制,择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实现我国无人月球采样返回的目标。

  同时,为满足多星发射的需求,长征六号火箭还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全透波卫星整流罩,使卫星整流罩具备了全向透波能力,有力改善全箭力学环境和卫星环境条件。

  通过对多星发射技术的探索,还形成了系列化、标准化的多星发射接口,为今后逐步降低卫星发射成本、提升多星发射能力奠定了技术基础。

  据火箭研制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介绍,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第一型投入发射应用的火箭,首次采用了我国最新研制的高压、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的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

  为了获得更大的运载能力,长征六号火箭采用了一系列全新的设计的具体方案,独特的发动机氧箱自生增压技术即是一个最大的亮点。长征六号还创造性地使用了发动机燃气滚控系统,利用一级发动机涡轮泵后引出高温度高压力富氧燃气,与发动机一起对火箭进行滚动姿态控制,保证火箭飞行过程中的姿态稳定,在国际上属于首创。

  长征六号成功发射有效验证了我国在大推力、高可靠性、高适应性、低成本、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运载火箭现代化、推进剂无毒化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也拉开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的序幕。

  在传统概念中,火箭执行发射任务,都需要分段运输至发射场,再在塔架上完成各子级的垂直吊装总装和测试。长征六号针对后续卫星发射的需求,在国内运载火箭领域创造性地采用了“三平”测发模式,对现役火箭的测发模式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变革。

  所谓“三平”,即“水平整体测试、水平整体星箭对接、水平整体运输起竖发射”。火箭在水平状态下在厂房内完成全箭总装和测试,包括与卫星的对接,同时将整发火箭水平放置于专门研制的自行式整体运输起竖车上,由起竖车将火箭水平运输至发射工位,并完成水平对接、翻转起竖、垂直定位、燃料加注和发射等动作。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气呵成,大大简化了发射区操作时间和发射台占用时间。按照设计,采用“三平”测发模式的长征六号的发射准备周期仅需7天,有力适应卫星发射低成本、短周期的需求。

  据介绍,长征六号在设计中采用了全箭数字化协同研发及一体化总装集成技术,形成了从总体到分系统到重要单机、自顶向下的数字化设计流程,建立覆盖总体、分系统及关键单机的三维数字样机,大幅度的降低了研制成本。

  为了更好地降低火箭自身重量,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次采用了大温差隔热复合材料夹层共底贮箱。由于长征六号使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贮箱采用夹层共底结构及形式,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夹层共底要承受液氧、煤油两个独立系统的正压、反压载荷,并且要抵抗液氧和煤油之间将近200摄氏度的温差。试验、改进、研制……16个月,22个贮箱,六次低温加注、强度试验,最终攻克了夹层共底研制难题,并掌握了激光扫描及仿形加工、结构件整体胶接成型等关键制造技术。

  研制中的另一道难关是低温阀门的研制。工作环境的温差变化易引起阀门产品的收缩、膨胀变形,进而影响气密。液氧温度低至-183℃,作为火箭管路中的核心部件,阀门必须适应从-196℃到50℃的大温度跨差工况要求,这就对阀门的原材料选型、零件机加工精度、装配试验维护等等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长征六号的低温阀门有40多种、90余件,零件生产的精度有的要比常温阀门精确上10倍。为了将在温度变动情况下的变形减到最小,技术人员开展了为期10个月艰苦卓绝的攻关和试验,最终攻克难关,掌握了低温阀门研制技术。(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2018夏季日剧来了|这个暑假再也不会剧荒啦!
下一篇:【48812】全国消防日·防患于未“燃” 产生火灾你会正确运用救活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