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024年全國科普日河北主場系列活動啟動式現場,公眾體驗各項科普展品,感触科技魅力。
13.10%,這是2023年河北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份额,較“十二五”末进步7.82個百分點。
智能駕駛模擬器來到唐山南湖公園、科普大篷車開到校門口……9月15日至25日,2024年全國科普日河北系列活動在全省各地開展,3400余場精彩紛呈的活動,進一步拉近了公眾與科學的距離。
科學遍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作业。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國家科普才能建設。现在,河北省科普作业,正不斷厚植科學土壤、筑牢創新根基。
省科技館輔導員吳優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走上舞台,隻見她手裡拿著一個桶,往裡面倒入水,再参加液氮,桶裡瞬間冒出白煙,將桶倒竖過來,一放手,水桶敏捷沖上了天。
“液氮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液體,其沸點為-196℃。”吳優說,常壓下,液氮會敏捷吸收周圍環境的熱量,產生很多的氮氣,這些氮氣在密閉容器中构成高壓,推動水從容器中噴出,從而產生推力。
孩子們聽得津津乐道,膽大的,還拿起吳優的道具,也想嘗試做個“液氮火箭”。
空氣炮、馬德堡半球實驗……一上午的時間,科普輔導員做了多個科學小實驗,讓孩子們興致昂扬。
“科學原來這麼有意思”“看完也想當科學家”,孩子們的心聲背面,是一顆顆猎奇的種子在生根發芽。
科普不僅是进步全民科學素質的重要手法,還在助力鄉村振興、守護公民生命健康等方面,大有作為。
全國科普日期間,邯鄲曲周縣科學技術館(農業科技館)迎來曲周縣前河東小學三年級的420名學生。學生們在老師和科普志願者的帶領下走進科技館,開展研學活動,學習農業知識。
從2009年至今,科技小院已經堅持15年。大門天天開著,乡民有事就進來,有時拿著苗:“老師,你看看這苗兒,是有啥問題?”有時抓隻雞:“專家,這雞不吃食,咋弄嘛?”
問題五花八門,科技小院的學生們不僅口頭回答,還要演示給大叔大媽看,和他們商议著解決問題。
科技小院進駐以來,曲周縣農民知識水平大幅度进步。科技小院學生曹國鑫還將科技小院的方式、研究成果、服務故事寫成文章,在《天然》雜志發表。
拉著農民朝前奔,前不久,省林業和草原科學研究院核桃科技支撐專家毛向紅、張建英赴元氏縣前仙鄉西嶺底村培訓核桃秋季办理技術,幫助農戶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河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王立安走進平山縣西柏坡鎮西溝村,與農民同享香菇培养办理技術知識。
树立科普惠民“連心橋”,衡水市饒陽縣縣醫院10余名專家來到饒陽縣嘉豪福苑小區,一邊義診,一邊遍及健康知識﹔河北省健康科學學會走進井陘縣趕科技大集,開展“生命安全 救在身邊”應急科普志願服務,講解動作要領,進行演示操作,公眾積極參與親身體驗應急救護技术操作過程。
到现在,河北省科技志願服務活動已遍地開花,科技志願服務者注冊人數持續添加,已超5.6萬人。省科技志願服務總隊在各地組織活動14場,服務農戶500余戶。
9月21日,在全國科普日河北主場活動上,唐山市第二醫院院前急救科主任崔明武帶來了人體模型、AED等醫療用品,現場教學心肺復蘇。
“我是華北理工大學的客座教授,在學校裡,聽課的是幾十、幾百人﹔在網上,聽眾有幾萬乃至幾十萬人。”凭借互聯網,崔明武找到了與年輕人對話、傳播健康知識的好办法。
2019年,崔明武以“小崔老師”的姓名,在網絡視頻渠道上開通科普賬號。他的講解妙趣橫生、深化淺出,敏捷引起年輕人的關注,现在,粉絲量達15萬人。
直面數字化浪潮,新時代科普信息化深化推進,“互聯網+科普”驅動傳播办法創新,讓科學知識走入日子。
傳播途径更多。省科協開展千萬IP創科普,動員科技作业人员、科普作业者、大學生通過科普中國、學習強國、微博、抖音、快手、知乎等渠道參與活動話題,推動构成全社會參與科普創作和傳播的生動局势。
科普內容更豐富。科技館、博物館、科普基地、科學家精力教育基地等場館打造專題展覽,帶動大街社區鄉村的“螞蟻科普場館”,發布區域科普地圖,打造特征科普路線。
盡管河北省科普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但一些偏遠当地,科普資源仍是“稀缺品”。怎么補齊基層科普短板?
科普日期間,科普大篷車再次發車,跨过山水,將科學知識帶到邊遠小城、工廠社區、鄉野田間。
“學生在哪裡,我們就把科學教育延伸到哪裡。”省科協相關負責人說,通過科普大篷車,能夠讓更多人零距離感触科學魅力。
近来,邯鄲市科技館聯合科普大篷車團隊抵達木井鄉行知小學。車一停穩,作业人員就下車繁忙起來。
校園主干道兩側,團隊成員將40余件科普展品顺次排開,很快,一座小型的“移動科技館”树立完结。
“同學們,科普大篷車來啦!”隨著校長的一聲呼喊,老師們敏捷組織各班同學從教室裡出來,集合在剛搭好的“移動科技館”前。
“異形齒輪”“視錯覺鐘”“魔鏡”“磁阻尼”……科普展教模塊前,孩子們依照提示操作,親身體驗科學的美妙,再通過閱讀模塊展板上通俗易懂的說明,獲取科學知識。
“戴上眼鏡看電影,就像自己在飞翔,感覺很奇特。”觀看虛擬現實的展品,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衡水,科普大篷車還來到了位於武邑縣的趙橋中學,向同學們講解可收回废物的分類办法和收回废物的重要性﹔在石家庄,裝載200種国际珍稀的蝴蝶標本的大篷車,為牛城鄉中傾井小學的師生們送上科普大餐……
不僅是在科普日,科普大篷車早已成為河北省貫穿日常的科普服務活動。據統計,2023年,河北省10套流動科技館共巡展20站,32套流動館共招待參觀受眾80萬人次,服務中小學校共計1039所。全省30輛科普大篷車巡展行程13491公裡,開展活動337次,受眾近20萬人次,助力科普服務更均衡、更普惠。
此外,2023年,河北省新命名14個河北省科學家精力教育基地,推薦命名中國科學家精力教育基地2個。組建河北省科學家精力宣講團,開展科學家精力宣講“進高校、進院所、進企業”活動17場,聽眾近2萬人。科普設施布局進一步延伸、完善,為更多人打開科學大門。
全國科普日期間,河北省各級學會、科技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普基地、科技場館等各類科普主體,市縣、高校企業等基層科協組織多方聯動、同向發力,積極整合力气、同享資源、開放場地、創新方式,以資源“大薈萃”,推動全民“大科普”。
9月23日,在河北地質大學主教學樓4樓的一間教室裡,30余名來自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和線上石家庄市20多所小學的學生一同探求古昆虫的奧秘。
河北地質大學作為特征地質院校,在遍及地球科學、地質資源、生態保護等科學知識方面具有豐富的科普資源。為用好學校特征資源,激發學生們開展科學探求的積極性、主動性,該校在科普日前后舉辦了高質量科普進校園、指尖上的科普等一系列特征科普活動。
不僅是河北地質大學,在河北,越來越多的高校以及中小學,通過開設科學課程,培養學生們科學探求精力和實踐技术,激發他們對科技的濃厚興趣。
河北大學與保定市蓮池區榜首實驗中學舉辦科普研學,觀看機器人怎么更換东西及完结自動化作業,親身感触人机一体化智能体系魅力﹔石家庄市長征街小學組織師生來到樂仁堂中醫藥健康科普館,開展以“才智城市游”為主題的研學活動。
用科普助力“雙減”,近年來,河北省開創京津冀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作新方式,打造京津冀創客聯盟河北中心,410所中小學校、近百萬人次參與活動。树立省科技館青少年科學教育中心,推進館校协作。邯鄲市科技館與50多家學校開展了館校协作科普活動。衡水市科協在全市49所學校開設科技社團課程。
“這是国际上榜首個實用性電池”“這是最早的鉛酸蓄電池”……前不久,承德市雙灤區科協組織師生走進承德新新釩鈦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釩電池展现館,同學們聆聽電池的特點及在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領域的远景,不時發出陣陣驚嘆。
承德新新釩鈦儲能科技有限公司釩電池展现館是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作為公益科普項目,長期免費開放,已成為科普研學的熱門“打卡地”之一。
科普是全社會的共搭档業。近年來,河北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通過建設科普場館、設立科普基金、開展科普活動等方式投入科普事業,多元化投入機制不斷完善。
保定市唐縣氣象科普基地的科普講解員帶領孩子們參觀風向風速塔、溫濕百葉箱、翻斗雨量傳感器等氣象儀器,通過實地參觀和講解,讓更多人走近氣象、了解氣象、關注氣象﹔石家庄市植物園開展2024年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科創筑夢”聯合行動,通過科普講座、實驗探求和游戲互動,介紹二氧化碳的產生及性質,呼吁我们綠色出行、節約动力……
“全國科普日河北系列活動是面向公眾開展科普宣傳的重要渠道,以科普日為代表的科普活動影響力不斷擴大,崇尚科學的社會氛圍正在加快构成。”省科協相關負責人表明,往后,省科協將繼續秉承傳播科學思维、弘揚科學精力的初心任务,以高質量科普厚植科技創新膏壤,以科技創新引領河北省高質量發展。
國慶期間河北重點監測零售、餐飲企業产品銷售額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8%
公民網石家庄10月8日電 (朱延生)根據商務部統一業務監測渠道數據,國慶期間河北重點監測的194家零售和95家餐飲企業實現产品銷售額和營業收入約31.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8%。 節日期間,各地緊緊圍繞消費品以舊換新,依托多元化特征消費場景,組織大型商超、商業綜合體、特征商業街區、餐飲企業等開展豐富多彩的消費促進活動,激發消費者消費熱情。…
秋風輕撫過張家口的草原,金黃與翠綠交織成一幅流動的畫卷﹔晨光洒在滄州的大運河上,波光與古橋的影子共舞﹔暮色落在承德避暑山庄的屋檐上,琉璃瓦燦爛奪目,草木山水也披上秋裝…… 每一處都是詩,每一景都是畫。“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這個國慶節假日去哪兒玩?无妨到河北!…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